寺庙喝的茶叶是什么茶(茶叶可以用来供佛么)

在中国,最早的茶是一种药,是药用的。

到唐代,禅宗兴起,赵州和尚认为参禅就是喝茶,喝茶就是参禅,于是喝茶也就成了出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茶禅一味”,就是这样来的。

“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

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赵州和尚问两个新来学禅的:“你曾经来过这里吗?”回答是“没有”。赵州和尚说:“吃茶去!”又问另外一位:“曾经来过这里吗?”回答是“曾经来过”。赵州和尚说:“吃茶去!”院主就问:“没来过的,你叫他去喝茶,为什么来过的你也叫他去喝茶?”赵州和尚说:“院主,吃茶去。”)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导语:寺庙与茶文化有什么关系呢?从寺庙生产的茶是否独有价值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寺僧与茶

寺庙大都建筑于名山之上。因此,自古有「天下名山寺古多」的说法:而寺庙又庙庙种茶,于是「名山出好茶,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也一直是茶人们所认定的观念。因为,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茶叶的品质,庙里的寺僧除了必须的修行功课之外,仍然要从事生产劳动,负责种茶、制茶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研究、探讨了种种茶叶制作、栽培等的技术,而在品饮茶叶之余,往往以诗文、写作来歌颂饮茶生活,当馈赠亲友以茶又免不了要应答、酬谢或说明所馈送的茶叶是什么样的茶,并且在品饮茶叶的过程中,将如何泡好茶,喝好茶的心得抒发出来,一首首,一篇篇咏茶、评茶、饮茶的优美文学诗歌就成为不朽的作品留传于后世。

全唐诗中载有: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欉,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欉摘鹰嘴。欺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欉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郑巢送琇上人:「古殿焚香处,清赢坐石棱。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水。」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象东楼望,钟声振夕阳。」曹松宿溪僧院:「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牟融游报本寺:「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李嘉佑同皇甫御题荐福寺—公房:「啜若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有时来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黄滔的诗句「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由此可见,唐代寺庙的饮茶风气的兴盛状况,饮茶时间,从初春到寒冬,从早晨到傍晚,从日落到深夜,可说是「穷日继夜」。从饮茶的活动来看,诵经、坐禅、饭店、纳凉、休息、吟诗、下棋等,都离不开茶。也可从中看出唐朝寺庙的寺前、寺后、庭中、墙外,都种了茶,并且是自种、自制、自饮的。而中国北方的赵州高僧从稔禅师,曾留下「吃茶去」的偈语,更使得茶在寺庙僧团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中国在唐朝的时代,饮茶的盛况己经普及全国。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唐代以后,无数的名僧为我们的史籍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茶史资料。

大家都知道,茶圣陆羽是由寺庙收养长大的,他对于茶的最初认知和兴趣,也就是从寺庙中所获得的:而与陆羽是忘年之交的诗僧皎然所作的茶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二)名寺出名茶

所谓「名寺出名茶」,在寺僧的.努力培植下,在历代都出现知名的茶来,唐朝国史补中提到的一些名茶,例如: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灉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等。北宋时,苏州西山水月庵的「水月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至于近代的一些名茶,例如「黄山毛峰」,主要产地是安徽省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一带;「六安瓜片」的极品,是产于齐云山的水井庵:「霍山黄芽」,主要产在安徽省大别山的太阳乡长岭庵;而休宁「松萝茶」是产在安徽省的歙县,是明朝比丘大方结庵于松萝时所创制的名茶。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因此,今天讲茶艺,研究茶文化,已经脱离不了宗教的关系,所以饮茶文化或者饮茶生活,也算是是某一种生活的信仰,某一种信仰的生活了,而无需要再问饮茶时是否要信仰那一种宗教才行。

普洱茶,贡茶。

清朝满族祖先原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入关称帝后养尊处优,饮食珍馐无所不尽其极,故那些皇亲国戚们独青睐普洱。普洱茶成为宫廷皇族的最青睐的御用饮品。

阮福《普洱茶记》中清楚的记载了普洱贡茶的采制时节、制造方法: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意思就是说当时所有进贡朝廷的皇家普洱茶,都是只取上好野生大叶乔木的芽尖制作。朝廷把所有的茶芽都采摘完后,剩下的才允许民间采摘和贩卖。

扩展资料:

普洱茶饮用注意事项:

1、不宜空腹喝浓普洱茶,宜人择时而饮常言道,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疼、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醉茶”现象,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2、普洱茶随泡随饮,忌饮隔夜普洱茶普洱茶经过久泡后,茶中会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析出,茶多酚大量氧化,使茶色变浑,降低了保健效果。另外,保温杯泡的普洱茶均不宜常饮,隔夜普洱茶则更不应饮用。

3、刚做出的普洱茶不宜喝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刚做出的新普洱茶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营养物质还没有氧化,一些胃酸缺乏和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长时间喝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洱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贡茶